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环境下,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给 网络短视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,短视频的短平快特点有效满 足了现代网民朋友的生活需求,成为网上用户最喜爱的网络视听 产品重要内容形态之一。从监测情况看,四川网络视听持证机构 和登记机构、IPTV、OTT、有线电视点播平台、网络视听播放平台 全面落实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,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,总的情况是好的,没有发现明显违法违规行为。然而, 网络短视频也存在内容失范,低俗庸俗媚俗,格调低下,与社会公 序良俗相违背,刻意展示低级趣味等问题,严重阻碍了网络视听行 业的健康有序发展。为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,使各平台企业 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纪律要求,决定在全省网络视听领域开展“净 屏”专项整治行动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依法治 网、依法管网,准确把握网络短视频行业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, 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。按照网上网下同一标准、同一尺 度、同一导向的要求,重点聚焦行业突出问题即低俗庸俗媚俗问题,实施“靶向治疗”,通过督查整改立起“带电的高压线”,推动全省短视频内容在短时期内实现实质性好转,回应社会关切, 又切实推动各平台企业规范发展、创新发展,支持和鼓励主流媒 体生产更多网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网络短视频内容,引导广大网民 朋友积极参与优质网络短视频创作活动,弘扬真善美,贬斥假恶 丑。营造主旋律高昂、正能量充沛的网络短视频空间。
二、整治主题
坚持“三讲”(即讲导向、讲品味、讲格调),抵制“三俗”
(即低俗、庸俗、媚俗),净屏净网,生态治理,构建更加晴朗的网络视听空间。
三、整治范围
重点是网络视听持证机构和登记机构、IPTV、OTT、有线电视 点播平台、各大网络视听播放平台在川分支机构,突出整治违背 社会公序良俗和低俗庸俗媚俗及其它违规违法的网络短视频。
四、重点内容
重点针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违背社会公序良俗,尤 其是传播谣言信息,恶意浮夸、“唱衰”,恶炒他人隐私八卦, 语言表现粗俗、暧昧、挑逗,内容消极、颓废等短视频。
五、整治安排
此次“净屏”专项整治采取集中时间、集中资源、集中力量 的办法开展集中整治。行动时间从 2020年 12月起至 2021年 3月底结束,分为自查自纠、整改推进、建立长效机制三个阶段。具 体安排如下:
(一)自查自纠阶段(2020年 12月 1日至 31日)。各播放平台、网络持证机构、登记机构不等不靠,自接到本方案起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工作。按照“谁办网谁负责”的原则,严格执行网络视听节目审播制度,坚持审核员负初审责任,把好第一关口, 组织专人对网络短视频内容进行全面自查自纠,深入查找网络短视频存在的问题,对已经存在问题的短视频,立即作出下架处理, 并切实整治。
(二)整改推进阶段(2021年 1月 1日至 2月 28日)。各市(州)县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,认真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 作责任制,强化属地管理责任,全面掌握已注册的各平台备案登 记基础信息,将责任层层传导,步步压实,形成对网络短视频问 题齐抓共管、长抓不懈的局面。各播放平台必须始终坚持网上与 网下统筹管理、统一标准,严把网络短视频节目内容关,针对查 找出的问题,立即下架处置和及时整改情况,要形成材料上报相 关情况。根据监测监管情况,各市(州)县行政部门要及时对“三 俗”问题依然出现违规行为的单位和机构,依法依规采取约谈、 通报、下架、整改、罚款、吊销许可或移交相关单位从严处置, 函询后续处分、处理结果等各种处理。
(三)建立长效机制阶段(2021年 3月 1日至 31日)。各级行政部门要指导监督辖区内各播放平台、持证机构及登记机构进 一步加强内容管理制度建设,将网络短视频纳入内容管理范围, 建立健全各持证机构网站网页举报邮箱和举报电话,不断完善工作 流程,做到专人负责管理、有报必查、有查必回,形成畅通的举报 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。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加强监管部门工作,将监测监管责任到人、责任到事,将监测监管任务落实 到位,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先进手段,建立覆盖和贯通多部门 以及省到各市(州)的监测监管技术体系,提高监管力度、强度 和效力。
六、工作要求
(一)提高认识,加强领导。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、省 政府重要指示精神,充分认识目前开展“净屏”专项整治工作的 重要性,引导各平台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提升广大人 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重要举措,精心 组织、扎实推进,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。
(二)分工合作,协同配合。履行职能、分工负责,真正做到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,又要加强协同配合,建立协调联动机制, 及时研究解决各类新情况、新问题,把“净屏”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向深入,确保取得实效。
(三)总结经验,通报情况。及时总结专项整治成果,对于 具有明显成效的做法,梳理形成既有章可循又有创新突破的长效
工作机制。及时通报相关工作情况,各市(州)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于2021年4月15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四川省广播电视局。
举报邮箱:四川省广播电视局:scgdjbgs@126.com 四川广播电视监测中心:scgdjcb@163.com
乐山市文广旅游局:lswlst@126.com
lsszfjdk@foxmail.com
举报电话:四川省广播电视局:028—86691733 四川广播电视监测中心:028—86526335
乐山市文广旅游局: 0833-2433315
0833-2513102
|